遵守秩序。我從小就被教導這一點。
如果有隊伍,請禮貌地排在隊伍的最後,如果有人著急,請說“請先走”,讓他們先走。
作為一個人這是正確的,但作為一個職業摔角手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。遵循這種方式的玩家不會成功。
挑戰冠軍的權利不在於順序,而是主張自己的人獲勝。如果你覺得自己適合成為下一個挑戰者,你一定願意立即介入,即使不合時宜。
當一場冠軍賽結束時,下一場冠軍賽的故事就開始了,跳過輪次的玩家宣布他們的挑戰,冠軍提名他想要對抗的玩家。職業摔角的樂趣就在於觀眾將希望寄託在挑戰者身上,並對摔角手的意外出現感到驚訝。
我非常清楚這一點。
事實上,現在我個人對各個組織的挑戰者有所懷疑的情況越來越多,我傾向於觀看冠軍賽而不是誠實地接受他們。這次,我們要思考這個問題:“挑戰者的資格是什麼?”

挑戰者標準模糊
首先,職業摔角是一項沒有排名制度的運動,因此挑戰權的資格和選拔標準並不明確。明確挑戰資格的一種方法是進行挑戰者與另一個挑戰者之間的比賽,然後由獲勝者挑戰冠軍頭銜。然而,這意味著比賽將在錦標賽開始前決定,因此可以理解的是,並非每次都能實現這一目標。
最終,重要的是球迷是否支持並相信。
除非有情感投入,例如能夠為在擂台上宣布挑戰的挑戰者歡呼、希望看到他參加冠軍爭奪戰或希望他成為冠軍,否則對挑戰者的期望不會增加。
如果技術或成績太差的選手成為挑戰者,並且在比賽臨近時仍對其原因存在疑問,人們將無法關注故事情節,從而導致粉絲減少。
當然,我可以理解各組織的意圖,例如想要打造新的明星戰士,大幅提升戰士的價值,進一步明確衝突結構,但這並不代表任何人都會這麼做。如果他們要參加冠軍爭奪賽,就需要有足夠的說服力,打消觀眾的這種情緒。只要能幫助你沉浸其中,強行一點也沒關係。如果在觀看冠軍爭奪賽時,還不清楚一名拳擊手在其職業生涯中能夠挑戰多少次冠軍,而你卻抱著消極的態度,認為“為時過早”或“他之前挑戰過,為什麼還要再次挑戰呢?”,那將是多麼可惜。

組織該做什麼,球員該做什麼
「IWGP執行委員會」是新日本職業摔角去年宣布成立的新組織。這是應該充分利用的,但目前的情況是,組織的澄清反而讓它變得更不透明。
可惜的是,挑戰者的選拔過程很神秘,活動的具體細節不公開,甚至不出席記者會,所以粉絲們甚至不知道挑戰資格和標準的原因。
未來或許還會有改進和活動報告,但既然我們掌管如此尊貴的王位,我們就想贏得組織的信任。
如果從選手角度而非從球團角度來說,這就是提前被淘汰的選手或在最後一刻宣布自己挑戰的行為。這絕對沒問題。
正如我在一開始所說的,我認為職業摔角手不需要有這樣的禮貌。
但是,如果觀眾的反應很冷淡的話,我覺得如果你能察覺到他們的情緒並採取適當的措施會更好。如果一名球員強行獲得挑戰權,這本身就是一項寶貴的考慮,因此如果他有勇氣將這種氛圍轉化為自己的優勢,那就太好了。

對挑戰來說,時機很重要。
挑戰者的資格很難。有時候有些事情直到昨天才被期待已久,但現在卻沒有人注意。
關鍵是時機。然而,時機是最困難的。
然而,職業摔角手和職業摔角組織才是把握氣氛、創造最佳時機的人。

這次的總結。
職業摔角手不遵守命令。
該組織不會削弱頭銜的權威。
粉絲們應該盡力享受,而不是消極。
挑戰者位於三角形的中心。

順便說一句,我強烈反對引入排名制度。我看過很多嘗試過但都失敗了的案例,職業摔角不是一項可以透過數量來表示誰比誰強大的運動!
當我上高中時,在一次學業考試中,我在同年級 400 名學生中名列第 397 名,我至今仍未從這件事中走出來!
好吧。 再見!